第54章 绯闻缠身(2 / 2)

附庸风雅录 阿堵 2585 字 2022-09-15

原来他把孙倩倩拖到楼道里,只说了一句话:“你再敢乱叫,信不信今儿晚上我就让你知道出去卖被人玩是什么滋味?滚!”

那冷酷的眼神与暴戾的语气吓得孙倩倩一阵腿软,眼泪不受控制地往外淌。洪鑫垚懒得再多看她一眼,摸摸挨打的左脸,推开门进了教室。

学生们都以为他这一去必定不会返回,且不说美女多么难哄,丢了这么大的脸,怎么着也得几天缓冲才好亮相。所以他这一出现,大出意料,不禁陷入短暂的集体性失语。紧接着又被他浑身散发出的浓重戾气镇住,一时竟无人敢直拂其缨。

洪鑫垚走到讲台前,站住。众人正纳闷不知他意欲何为,就见洪大少弯腰鞠了个躬:“方老师,对不起。”

方思慎微不可察地点点头,调转目光望着台下。

他很生气。气到不知如何表达这种生气。今日这出戏,只要动念一联想,就不可遏制地产生自取其辱的羞愤与厌恶。他只好强迫自己不去联想,权当这一切与自己毫无关系。望着面前一脸莫测高深,实则胡作非为的混账王八犊子,泛起一阵难以自抑的暴躁念头,很想抽出皮带揍得他皮开肉绽,又想一脚踹开永远不要再起瓜葛。

忍了又忍,面向所有学生:“我们继续上课。”接着写板书。

学生们八卦的目光却依旧追随着洪大少,看他仔仔细细找齐手机零件,小心翼翼拼凑完整,然后表情沉痛地望着摔裂的屏幕发呆。都知道洪歆尧家里有钱,出手阔绰,何至于为个手机心痛成这样?多半有别的原因,比如纪念意义非凡之类。看了一会儿,见他发呆发得投入,再没有其他动作,也就各干各的事去了。

洪鑫垚心烦意乱,最后决定下课先找书呆子说清楚,趴在桌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他一激灵醒过神来,满教室乱哄哄,学生们争先恐后往食堂赶,哪里还有方思慎的影子。各处找一圈没找着,开始打电话,前两个没人接,第三个拨过去,提示说对方已关机。

心里琢磨不如先处理孙倩倩的事,书呆子这头,再不济也能守株待兔,跑不了。

方思慎早该去看华鼎松,因为跟父亲吵架拖了很长时间,他怕说起自己毕业去向让老师为难。后来又因为感冒拖了几个星期,中间只通过两回电话。下了课,一心想避开洪鑫垚 ,匆匆跑到小西门外买了两个葱花饼当午饭,上了去疗养院的公车。电话铃响到第三次,直接关掉,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

华大鼎见到他相当高兴:“有件大好事,就等你来。”

方思慎被他神秘又兴奋的模样带得起了兴致,笑问:“老师有什么大好事?”

“我告诉你,咱们有课题项目了!”

方思慎惊讶地“咦?”了一声。

高等学府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要出成果,首争课题。所谓课题在手,资金我有。课题的级别、种类和数量直接与研究人员的地位及收入挂钩。没有课题项目的人,就分不到经费和设备,单靠课时费、稿费、常规补贴,很容易陷入买书还是吃饭的两难境况。而无论哪一类收入,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像华大鼎这样老资格的教授还好说,那些年轻讲师,若争不到课题,拿到手的钱比京郊的筛沙工多不了多少。而即使是最低等的校级文科课题,如京师大学这样的重点院校,一年好歹也有三五万的经费。

但是华大鼎不参与课题竞争很多年了。他做的,包括他的学生跟着做的,都是华教授自己的常规研究。

“是个送上门来的项目。上星期黄印瑜给我打电话,说院里最近要上马一个上古文字数字化课题,要我做负责人。”

方思慎奇怪道:“‘金帛工程’结束了,院里做古文字的几位教授都闲了下来,怎么会找到您?”

“金帛工程”成果报告会全国巡回,搞了好几个月,于今年暑假在国立高等人文学院举行了结题仪式暨国际研讨会,轰轰烈烈落下帷幕。最近的全国教科文新世纪硕果评选中,此项目摘得多个一等奖。而工程首席专家方笃之教授也受到中央政务府的大力表彰,甚至有传言说他来年可能高升教育署任职。

自从开学前吵架以来,父子俩一直没有联系。但方大院长这两年风头实在太旺,不管方思慎翻开哪本圈内杂志,都免不了看到他的消息。

华鼎松听了弟子的话,撇撇嘴:“人嘛,吃肉吃得太撑,肉骨头就不屑一顾了。这本来就是那什么‘金箔工程’的衍生项目,他们在做甲金竹帛史料的时候,已经录入了一部分,但是不成体系。有人提出来把上古文字做个数据库,很对上面的胃口,因此单立了出来。问题是这帮孙子先头花钱花得太狠,导致今年文科经费全面受限,根本分不到几个钱,要不怎么可能问到我头上。”

方思慎想了想:“老师,这个项目意义很大,只是恐怕还要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才行。”

华鼎松摆手:“没那么复杂。我听黄印瑜的意思,先找帮低年级学生,把原先录入的分分类,整理整理,看哪些没录进去。剩下的叫他们对着字帖写出样子,再一个个扫描进电脑,整理归类。等这一步做完,后期再交给信息学院的人进行技术处理。关键是得有一个人审一审他们的扫描录入对不对。”

方思慎听到这,有些担忧:“这事既费眼睛又费神,您的身体……”

华鼎松斜眼:“你以为我叫你来干嘛?难道还要我这个糟老头子去一个字一个字看不成?”

方思慎忙道:“我当然要参加,可是终审总得您来……”

“不必,就你了。个别拿不准的给我看看就行。我已经跟黄印瑜说过,他也同意了。”

这意思,该项目将由方思慎名正言顺替华鼎松担纲。

看小弟子还是一副惶恐模样,华鼎松笑道:“别看名目喊起来好听,其实不过是个校对。这活儿你还干得少了?上古文字,你认得多少个?别人认得多少个?你跟我假惺惺谦虚什么?”

方思慎被老师说得不好意思地笑了。

“钱不多,启动资金只有十万块,但是级别不低,属于国家一级项目。有了这个项目在手,我可以顺理成章给你申请博士后名额。反正你别的也干不来,踏踏实实做两年,以后是去是留,随你的便。”

没想到老师竟是借此费心安排好了自己的就业大问题。方思慎心里又感激又惭愧:“我明白了,谢谢您。”

师生俩又说了半天话,一起吃了个晚饭,方思慎才返回学校。打开手机,立刻蹦出一大堆洪鑫垚的未接来电和信息,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惹得公交车里众人侧目。急忙消了音,逐条看过去。心想再不回复,那家伙不定干出什么来,索性约了晚上在操场见面。

长长的三节公交车晃晃悠悠。已经过了高峰,人不多。司机为省电,关了顶灯,人人昏昏欲睡,别有一番宁静。

方思慎心里也一片宁静。

世事总是花明柳暗,水复山重。当事人却很难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逐渐在反复中变得豁达坚定,那些避不开躲不过的烦恼,终将成为时光的纪念品。

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