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敌人在暗(2 / 2)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2512 字 2022-09-18

“大河一线确实没有军队?”右部王紫苏待翁侯说完之后马上问道。

“只有一千多名陇西边军抚守渡口,以便接应使团返回秦国。”宝鼎漫不经心地摇摇手,“遵照旧日盟约,月氏和大秦定期互派使者以保持往来。此次我奉命出塞,不过是例行出使而已,我王为何要派遣军队屯驻于大河一线?右部王多虑了。

紫苏和隧委交换了一下眼色,同时望向公孙豹。公孙豹手抚长须,正襟危坐,神情严肃,似乎对翻泽这个新工作非常投入。

“姑父,公子曲解了我的意思。”紫苏对公孙豹说道,“大河一线有没有秦军屯驻,直接关系到河西形势的展,假如此次公子只是例行出使,恐怕对解决当前的危机没有帮助

公孙豹白眉微掀,目露不满之色,“公子一人足以抵大秦十万耸队。”

紫苏犹豫了一下,目光转向宝鼎,微微躬身,恭敬说道,“月氏形势紧张,公子此刻赶赴王庭,不但安全上缺少保障,还会加剧王庭的危绷,以一一,紫苏汰疑着停了下来。从表情卫看得出来”翘心,扑常矛盾,踌躇不安。

公孙豹狠狠瞪了他一眼,对其这种瞻前顾后的表现极度不满。

紫苏咬咬牙,断然问道:“公子打算何时去王庭?”

宝鼎沉吟少许,慢吞吞地问道,“右部王打算何时带我去王庭?”

“如果公子不能做出选择,那我就不能带你去王庭紫苏郑重说道,“因为这不但关系到公子的生死,也关系到我月氏的存亡。”

宝鼎笑了起来,“我能做出什么选择?我不过奉命出使而已。到了王庭,拜见了大王,我的使命就完成了

“公子或许有所不知紫苏说道,“匈奴人的使者就在王庭,而匈奴人的军队就在月氏国的边界,公子贸然赶去王庭,匈奴人岂肯放过你?。

“在月氏王庭杀我?。宝鼎笑道,“匈奴人杀了我,就可以挑起月氏和大秦的战争,是不是这样?”

紫苏苦笑点头。

“这么说,月氏王没有能力保护我的安全?”宝鼎脸上的笑容有些难看了。

“我王当然会竭尽全力保护公子,但问题是,想杀你的不仅仅是匈奴人,还有西域人,甚至还有我大月氏的人。”紫苏说道,“敌人在暗,公子在明,防不胜防啊。”

宝鼎冷笑,“右部王希望我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紫苏笑笑,“公子能给我一个什么样承诺?”

“我做出了承诺,右部王就能确保我的安全?。

“不是你一个人的安全。”紫苏指指宝鼎,又指指自己,“是我们的安全。现在我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假如被刺死,河西局势必将大乱

宝鼎怒极而笑,“你威胁我?”

“事实就是如此。”紫苏冷声说道,“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现在返回秦国,要么和我一起去王庭。”

“没有第三个选择?”

“没有紫苏斩钉截铁,“不管你站在哪一边,匈奴人和西域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都会不惜代价杀了你。我王保护不了你,惊然也不行

“你能保护我?”

“因为你需要我紫苏毫不犹豫地说道。

宝鼎怒气更甚,说到底,紫苏就是在威胁,拿他自己的性命来威胁自己,而紫苏之所以吃定了自己,就是因为公孙豹泄露了自己的机密,这导致紫苏有恃无恐,打算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众人都感觉到了宝鼎的愤怒,韩非担心宝鼎忍不住甩袖而走,急忙出面救场,“右部王能给大秦一个什么承诺?”

“秦王选择此刻遣使出塞,显然对大漠上的事有所了解,我也无须赘述。”紫苏说道,“现今大漠有三强,月氏、匈奴和东胡,其中以匈奴最为强悍,四处征战,而月氏因为王庭本身的原因,目前危机重重,无法与匈奴正面对抗,这造成河西局势异常紧张,直接影响到了秦国的安危。这也是秦王遣使出塞的直接原因。秦王需要的是月氏的稳定,而月氏也愿意与秦国保持长久的盟约,以便联手抗衡匈奴

韩非满意点头,笑着问道:“这是右部王的心愿,还是月氏姜的意思?”

“这是我的承诺。”紫苏再一次躬身为礼,“我以我的生命誓,月氏将与大秦世代结盟,绝不背弃

公孙豹和韩非不约而同地望向宝鼎。

宝鼎的怒火生了作用,紫苏大概是担心宝鼎真的拂袖而去 无奈之下还是即刻做出了承诺。这个承诺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承诺。大秦人可能白忙活,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惊然既然迫于形势向匈奴人低头,紫苏当然也会做出同样的事,但无论惊然还是紫苏,只要他们做了大王,策略就会改变,所以宝鼎必须先得到月氏人的承诺,否则绝不出手相助。

“你有多大的决心保护我的安全?”宝鼎不动声色地问道。

“以我的生命为代价紫苏诚恳说道。

宝鼎想了片刻,又问道:“惊然如果死了,你有把握控制休密和贵霜两部吗?”

紫苏迟疑未答。

“老王还在。”翁侯隧委说道,“老王可以控制休密和贵霜两部

“老王还能支撑多久?,小宝鼎皱眉问道。

紫苏黯然摇头。

“事情之所以紧急,正是因为老王的身体越来越差翁侯叹道。

“还能支撑多久?”宝鼎再次问道。

“一个月或者更多。小公孙豹说道。

宝鼎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这个时间太短了,很多事根本来不及去做。

“秋七月宝鼎说道,“一定要拖过七月,否则我无能为力。”

“这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公孙豹叹道,“命由天定,人力岂能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