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诱敌深入(2 / 2)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2540 字 2022-09-18

“伯父,这一仗不打也得打,因为你必须考虑乌氏目前在咸阳的不利处境。”宝鼎劝道,“乌氏若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对大秦的忠诚,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目下这个难得的机会打败匈奴人,如此则谣言不攻自破。退一步说,就算咸阳那帮人还想害你,他们也不得不考虑义渠人的实力,不得不考虑到逼反义渠人的后果。义渠人一旦造反,关中还有安宁之日?京师和咸阳还有安全可言?”

乌氏保犹豫不决,难下决定。他想到的是另外一种后果,是此仗打败的后果。假若此仗打败了,义渠人遭受重创,那就是雪上加霜,不堪设想了。

“急奏咸阳,向咸阳求援。”司马断建议道,“匈奴人铺天盖地的杀过来,长城危在旦夕,义渠人和边军兵力严重不足,此刻应当向咸阳紧急求援。”

“断然不可。”宝鼎用力一挥手,毫不犹豫地否定了司马断的建议。

“北军出塞作战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宝鼎说道,“如今北军满载而归,但他们没想到,匈奴人恼羞成怒之后要打义渠人做为报复。这时候我们向咸阳求援,等于告诉咸阳北军出塞作战并没有获得成功,相反,它给义渠人带来了灾难,给京师和咸阳带了危险。北军不但没有功劳,反而会遭到咸阳的责斥。咸阳的对手则必定乘此机会再一次打击我们,所以绝不能向咸阳求援,更不能把今日危局禀奏咸阳。”

众人沉默不语。宝鼎把这一仗的高度无限制提高,甚至提高到了直接关系到义渠人和老秦人的命运上,这使得乌氏保和司马断等人无言反驳,最终不得不接受了宝鼎的计策。

月氏人突然撤退引起了匈奴人的各种猜测,但无疑河西局势肯定非常紧张,否则月氏人不会在河南形势有利于其攻击的情况下果断后撤。

月氏人一撤,河南形势骤然改观。万一、二了,横山方向的秦军又盘回长城,就剩下趁火打劫圳请人。那不用说了,当然是尽起大军攻打义渠人,一来报复秦人对河南的血腥洗劫,二来可以大肆掳掠,以补偿林胡和白秋人所遭受的重大损失,其三则可以攻打六盘山一线的长城,直接威胁秦人的京师。

林胡、白秋和空同三个小王随即找到匈奴人的右骨都侯,催逼他马上攻打义渠。

这次右骨都侯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了,不过为了防止横山方向的秦军再度杀过来,防止月氏人又杀个回马枪,他叫林胡人派一支军队在奢延泽一带驻防,叫空同人在大河北岸警戒,其余大军直杀乌水。

乌氏保指挥义渠人且战且退,毛子睿和司马断则带着精锐骑军轮番冲杀,以迟滞匈奴人的推进速度。

月氏人的主力日夜渡河。唐仰和司马昌带着四只中型排筏全力协助。

义渠大小部落则日夜撤退,终于抢在匈奴人“扫荡”草集之前撤进了长城。

匈奴人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千军万马在乌水东面的草原山川之间急速飞驰。与此同时,在乌水西面的山林牧场之间,月氏人的军队也在纵马狂奔,直奔六盘山。

义渠人已经无力阻挡匈奴大军,他们除了在占据有利地形的时侯进行有限的阻击外,只有打马奔逃。数日之内,义渠人急撤五百余里,逐渐接近了长城。

这段秦长城就修建在六盘山北麓,此亥月氏人的大军总算气喘吁吁地赶到了长城脚下。长城脚下就是乌水。乌水上游河道比较狭窄,韩非和琴唐已经先期接到宝鼎的命令,在河道上用羊皮胎和木筏搭建了三座浮桥。月氏人急速渡河,在义渠向导的带领下直奔伏击地点。

翁侯隧委过桥之后,看到站在河边大树下的公子宝鼎,匆忙迎了上去。

宝鼎微笑拱手,“翁侯一路辛苦了。”

隧委也不客套,急切问道:“匈奴人距离紫塞还有多少路?”

“大约一百里。”宝鼎举手指指天空。“暮色将至,匈奴人马上就要扎营休息,今夜到不了葬身之地。”说着他又指指正在飞速过河的月氏将士,“翁侯可以叫将士们暂时休息一下,吃饱喝足再赶路。”

“不,到了埋伏之处再休息。”翁侯转有冲着几个传令兵连续下了几的命令。

“义渠人还在前方阻击?”翁侯待传令兵离去之后,接着问道。

“今夜必须阻击一下。”宝鼎笑道,“我最初担心翁侯无法在预定时间赶到,所以在前方挖沟掘壕花了之番功夫,哪料翁侯如此神速,竟然抢在匈奴人之前赶到了长城。”

翁侯笑笑,“公子的命令。岂敢怠慢?”

宝鼎摇摇手,“我只不过想了个击败匈奴人的计策而已,至于这一仗具体怎么打,还得绮仗翁侯啊。”说到这里他躬身为礼,“紫塞安危我就托付给翁侯了。”

翁侯略感错愣,没想到公子宝鼎竟然把这一仗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不过想想也情有可原,此仗攻击主力是月氏人,如果由秦人来指挥,当然容易出问题,只是一般人哪敢在此刻交出指挥权?要知道战场背后就是长城,而长城后面就是大秦京畿,一旦出了事,谁能承担?但公子宝鼎不是一般人,他的胸襟气魄令人折服,他就敢在此刻把指挥权交给月氏人。

宝鼎看到翁侯沉吟不语,笑着说道:“翁侯无须担心,我已严令帐下将率,绝对遵从翁侯的命令,若有阳奉阴违抗令不遵者,斩!”

翁侯深施一礼,“月氏人将用匈奴人的头颅来报答公子的信任。”

这一次宝鼎接受了将率们的劝谏,留在了长城要隘,但他命令所有的黑鹰锐士和虎翼卫去前方作战,只留下二十名墨者剑士保护自己的安全。

他既然信任月氏人,把战场指挥权交给了胖顿翁侯,他就不能再亲临战场,否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假的,会让事情变得非常糟糕。

大帐内,宝鼎和赵仪帮助韩非修改誊抄《西行纪事》,但宝鼎根本没有心思,他全部的心神都飞到了战场上,他无数次想冲出去,骑着战马杀进战场。赵仪知道他心不在焉,不时提醒他抄错了字,后来实在忍不住,把他手上的笔夺了下来。

“你心神不安也做不了事,不如和师傅对弈一局,如何?”赵仪建议道。

宝鼎接受了这个建议,与韩非相对而坐,抓着一把棋子,却迟迟没有落下。

“师傅先请?”宝鼎恭敬说道。

“你有心思弈棋吗?”韩非抚须笑道,“此刻你若能静下心来,心无旁鹜,专心弈棋,我就承认你是个将才。”

“师傅说错了。”宝鼎笑道,“我是个帅才,是个天生的统帅。”

韩非嗤之以鼻。

宝鼎凝神屏气,郑重落下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