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兄弟反目(2 / 2)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2530 字 2022-09-18

“三年内,大秦灭赵。赵国一灭,其余五国不堪一击,大秦握枯拉朽,可以在短短数年内统一中土,但灭了六国,占据了六国疆域,并不代表征服了六国民心。”宝鼎说道,“大王,要人心,一定要赢得人心,否则帝国命运堪忧啊。”

三年灭赵?不要说秦王政不相信,中土人都不信,假如宝鼎不是穿越而来,他自己都不相信,正因为如此,宝鼎才有把在而二幕圭番争论中。他把自只的“老底”泄露了,世背明明白白告诉秦王政,我就是你的敌人,秦王政当然不会再留情。只有秦王政不留情,决意要打倒他,那么秦王政就会非常坚决地跳进陷阱,甚至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在中原搞风搞雨。

“寡人会竭尽全力予以配合。”秦王政当即做出承诺。

破合纵,吞并弗魏,灭赵,这都是大事,仅靠手无寸铁的宝鼎当然不行,秦王政理所当然要全力配合。秦王政配合得越好,给予的支持越大,那么当宝鼎失败的时侯,杀起来就越是合情合理。

“秘军继续由你统率,随意调度。”秦王政继续说道,“你所提出的要求,寡人尽量满足。”

宝鼎急忙拜谢,“我现在就有个小要求。”

“说。”

“请大王赦免长安君的妻儿。”

秦王政脸色骤沉,一双浓眉紧紧皱在了一起,“他是大秦叛逆,十恶不赦的叛逆。”

当年屯留兵变,长安君兵败,逃亡赵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帐下的将士无一幸存,甚至连屯留几十万百姓都遭了殃,被强行迁徙到陇西的边城临姚,由此可见秦王政的愤怒。

宝鼎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大王既然能原谅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就不能赦免长安君的妻儿?”

秦王政的脸色更难看了。

“如果没有大王的仁慈,我和母亲也不会返回咸阳,我更不会有为大王冲锋陷阵的机会。”宝鼎躬身说道,“请大王三思。”

秦王政望着宝鼎,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这些年,宗室屡屡被风暴所席卷,日渐愕零,难道大王就不为老赢家想一想?”宝鼎再劝,“老赢家是大秦的根,根越牢固,大树才越结实。田再代齐,不就是因为吕氏宗室的根断了嘛。”

秦王政沉吟良久,忽然问道:“你怎么会想到他?”

“因为我父亲。”宝鼎说道,“我父亲至今还是大秦的叛逆。但他真的是叛逆吗?长安君当真要背叛大秦吗?他哪来的实力背叛大王?就凭他手上那几万军队?”宝鼎叹了口气。“我忠诚于大王,忠诚于大秦,为了忠诚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我不想死得毫无价值,我想报答大王的恩情,我想为我父亲赎罪,所以在死去之前。我将不遗余力,为大秦统一中土贡献全部的力量。”

秦王政的心突然颤栗,但瞬即又变得冰冷。他的心早就冷了。在咸阳宫里,黑暗和阴霾笼罩着心灵,即使是一颗滚烫的心,也已经被彻底冷却了。

秦王政冷笑,“你想证明什么?证明你的忠诚?你把婴带在身边,就能证明你的忠诚?”

“婴?”宝鼎惊讶地望着秦王政,“成蛟的儿子叫婴?你怎么知道?”

“寡人为什么不能知道?”秦王政突然恼怒起来,“你小子装腔作势,想羞辱寡人?”

宝鼎面露浅笑,“大王,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看样子婴虽然是隶臣,但日子并不艰苦。”

秦王政摇摇头,“他是个好孩子,很孝顺,也很懂事。”停了片刻,他又说道,“好孩子,真的是个好孩子。”

“他在哪?”宝鼎明知故问。

“在飘山。”秦王政说道,“在骗山修陵。这孩子能吃苦,三岁捡柴,五岁烧炭,八岁就开始背石头了。”秦王政抬头望向宝鼎,“你也是从小受苦,在北疆养马放羊,最后靠代北的九死一生才重返咸阳。”

宝鼎听出了秦王政话里的意思,一股怒火喷涌而出,“大王不愿赦免?”

“大秦有律法,庶民要遵从律法,士卿也要遵从律法,君王更要遵从律法。”秦王政非常坚决地说道,“没有军功,就不能赦免。更没有资格重归属藉。”

宝鼎强忍怒火,脸颊上肉不停地颤抖着,出离愤怒了。

“你既然关心他,为什么不愿赦免他?”宝鼎叫道,“他不过是介。孩子。”

秦王政神色冷峻,一言不发。

宝鼎猛地站起来,掉头就走。

夫人和魄清就站在书房外,看到宝鼎怒气冲天地摔门而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花容失色。武烈侯真的疯了,竟敢在行宫对大王如此无辛叭

夫人急忙走进书房。

陇清则急步追上宝鼎,“武烈侯,你这是去哪?”

“颍山。”宝鼎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不给我人,我就去抢。”

陇清头一晕,伸手拉住了他的手臂,“这里不是乌氏草原,是骗山行宫,你能不能清醒一点?”

“我很清醒。”宝鼎冷森森地说道,“我老赢家是王族,王族有王族的尊严,就是死,我也要站着死。”

魄清根本拉不住他,反而被他一把抓住手腕,拖着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