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发生了什么?(1 / 2)

威廉2世之所以大力发展海军,除了德国自身对于海外市场和领土的追求,以及威廉2世自身的兴趣外,还有权利平衡的因素在内。

德国是1个传统6权国家,由容克贵族组成的普鲁士军官团控制了90%的6军,剩下的6军名义上是小邦国如巴伐利亚的,但实际上也受军官团影响。

德意志帝国皇帝是1个2元皇帝,他的权利更多来源于其普鲁士国王的头衔,剩下的才来自皇帝头衔。

普鲁士王国实际上是1个军国煮亿国家,整个国家尚武风气堪称疯狂,也就导致了,控制普鲁士王国的实际上是普鲁士军官团。

就像控制日本的,实际上是蝗军1样。

2者的区别在于,普鲁士军官团最后背叛了他们的国王,而蝗军最后被他们的天蝗出卖用来保命了。

威廉2世发展海军的1个目的,就是为了制衡权利日益庞大的容克军官贵族们。

他们和犹太资本合作,垄断了德国许多个行业,控制了相当1部分人口和土地,实际上已经威胁到了帝国的正常权利运行。

这种情况下,威廉2世必须找1个同样的势力除了,警告普鲁士军官团,他们不是唯1。

效忠于德意志而非普鲁士的海军,就成了威廉2世的第1选择。

第1,德意志帝国海军效忠于德国皇帝,其军官和士兵大多来自德国各地。

6军虽然也效忠于德意志帝国皇帝,但是其军官特别是高级军队指挥官,大多来自于普鲁士,且为容克贵族。

第2,海军是1个天生自由的军队,天生忠诚的军队,不像6军,有着悠久的叛乱传统。

这里说的不是普鲁士6军,而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6军。

只要拥有历史,他们的6军就不可能没有出现过哗变、混乱等情况,进而更换政权。

哪怕是只有1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军队叛乱也时常发生,虽然他们是因为被欠薪水,而不是因为政治诉求。

而海军呢?叛乱的海军,有,但是很少,而且影响不大。

因为军舰上不了岸。

不过,也不是说海军1定就不会叛乱,海军士兵因为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思想更加开放,要是当权者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动作肯定比6军来的快。

不同点是,海军叛乱伤害有限,且不持久,失去了6地来的物资供给,很快就会失败。

除了先天条件奇葩的智利……

毕竟这个国家,海军反而能更轻易的抵达任意重要战略位置。

这是特例,不过现在的德国,也是特例……

…………

5月中旬,随着英法将预备队投入战场,德军开始无法顾及多条战线。

5月的最后1个星期里,德军在索姆河西岸打死了1万名英军之后,撤回了东岸。

撤退本来是正常的,但是就在德军撤走时,他们南边,中线的德军正在抵御法军的进攻,北线德军的撤退让出了德军的侧翼。

黑格考虑了1下,在打到索姆河东岸和南下攻击中线德军侧翼两个选择上,偏向于攻击德军侧翼。

不过,这涉及到两个国家的军队配合,黑格不能直接决定,换成是远征军总司令也不能,必须提前通1通气。

北方1听就同意了,有人帮忙他求之不得,至于其他事,那是战后再考虑的。

然后,被法国议会拦住了,法国的议员们觉得其他战线都在获得成果,特别是英国人都拿下了阶段性战果,法国也必须如此。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关系到国际政治话语权和民族自信心,法军独自战胜1部分德军,那就和英国人在同1水平线上,反之……

反正最后,黑格是黑着脸让罗伯逊下令进攻索姆河东岸,这个他的伤心地。

“所以,英国人是没长脑袋吗?”鲁登道夫取下眼镜,看着战场形式。

德国人在中线有2十3个师在1线和2线阵地上,抵御法军4十个师的进攻。

而在1线和2线后面,还有德军4十个师整装待发着。

没错,北线德军的撤退是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有意识的。

兴登堡决定先消灭英军,同时还能截断法军从北方获得补给的路径。

所以鲁登道夫制定了这个计划,德军在北线的十几个师在英军开始进攻后就开始节节撤退。

撤退途中,还依靠有利地形,逐步阻击英国人,消耗英国人的士气和物资。

在撤到索姆河东岸后,德军会做势填补中线露出来的重大破绽,鲁登道夫猜测协约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因为英军1旦选择南下,就有可能结束中线的战斗,进而将德军分割成两半,甚至攻入德国。

这么大的饵在哪儿摆着,就像美国人把珍珠港摆在日本人眼皮子下面1样,谁能忍得住?

“不论怎么样,你的作战计划失败了,我们要么主动向北出击,咱们主动向西进攻。”

“战斗1旦开始了就不能停下来,鲁登道夫,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现在就要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