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技术进步(2 / 2)

因为海军头头,总参谋长顾凡还没说话。

“好。很好!”

“空载飞行实验完成后,还要进行重载,甚至满载实验。”

“尽快做出需求,确定航母的极限在哪里、飞机的极限在哪里,好研制更符合标准的战机。”

顾凡接连点头。

路基中型轰炸机能飞,那同等重量甚至轻一些的飞机能不能飞。

这次实验,将改变航母的作战方式。

例如那些受限于重量,无法装备上海军飞机的动力更强或者更省油的发动机,现在是否能装上了?

是否能给战斗机和鱼雷轰炸机加强一下座舱和核心区?哪怕只是给座舱装上几块薄薄的装甲板,对于战斗机和鱼雷机来说也是质的提升。

更重的鱼雷机,例如携带重型鱼雷,是否可行?

一发重型鱼雷,可以轻易重创瘫痪甚至击沉一艘巡洋舰,而原本鱼雷机携带的330毫米轻型鱼雷顶多重创。

另外,更大的飞机有更大的油箱,能携带更多燃油,航程更远,攻击范围更大。

同样,能起飞中型轰炸机,自然能起飞中型侦察机,比轻型侦察机侦查范围更大,通讯距离更远。

一切的一切都是战略上的进步。

……

短暂的实验之后,1928年,三皇级航母的另外两艘也进入了船坞,进行改造,安装蒸汽弹射装置,以及更新一些子系统。

另外刚刚下水正在进行海试,尚未定名的新航母也重新回到船坞中接受改装。

五艘航母同时进行改装,占用了五个超大型船坞,帝国泗水海军造船厂、帝国马辰海军造船厂、椰城造船厂、江南厂,都开始了新的船坞扩建计划。

这次是需求导向,随着华夏帝国发展,帝国内部工业的建设,帝国内部有着巨大的物资运输需求。

传统的几千吨级商船,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随着焊接技术在商船上大举应用,大型、超大型商船的造价越来越低,数量越来越多。

…………

1929年,在泰国东南沿海,两架巨大的天线被架设起来。

这不是广播天线,而是电子工业研究所攻克了十几年的产物——多普勒脉冲雷达。

脉冲波段十六厘米,探测距离二百公里,能够进行空中预警。

这么机密的东西为什么在泰国?因为泰国有大量的电,而雷达运行要消耗大量的电。

第一架雷达开机后,发现了位于泰国湾上空的华夏帝国空军轻型侦察机,证明了雷达预警飞机的可行性。

之后,便是对庞大的雷达进行改进。

此时的雷达相当大,大到不可移动,不过,华夏帝国的电子工业遥遥领先于世界,小型电子管技术进展并不慢,缩小雷达不难。

马仓得知雷达小型化的可能后,立即让各制造厂、设计局、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设计一款能够搭载小型化雷达和电台的飞机。

这种飞机不仅仅是把武器取下来把设备塞进去这么简单,最基础的,配重问题、功耗问题,设计师们就得绞尽脑汁的去解决。

马仓着实有些难为人了,毕竟设计师们都还不知道雷达的具体参数,就得设计一款能搭载雷达的飞机。

最后琢磨了半天,设计师们达成一致,准备设计一架中型运输机,具体参考运二十三式前线运输机。

这款飞机没啥特别的优点,就是耐用性好,不挑地形,空间大,三具发动机,也能提供足够的动力给发电机。

…………

“老李呀,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宇智波鼬穿着一身松散的和服,满脸胡子,困顿的看着李阳。

过去两年,也就第一年上半年,宇智波鼬配合着帝国来人,夺取了日本的地方治理权。

也就是动刀子把那些中低级武士、贵族、官僚给砍了,换成自己人。

其他的时间,他都不用管事,只需要当一个吉祥物就好。

他也乐得如此,民政有专业的官员,军队有专业的军官,他只需要时不时的拉点日本兵出去祸害一下乡里,刷刷存在感就行。

日本人真的都是贱皮子,宇智波鼬越是乱来,他们越是觉得他“威严”,“强大”,也就越是老实听话。

“你这边差不多也准备好了吧?上面来消息,大概要开始慢慢收网了。”李阳无视了宇智波鼬的打扮。

多个“日本”大名的状态都和宇智波鼬差不多,一天到晚也没什么事可做,也不能和人有过多的交流,就只能看看书、锻炼锻炼身体,自然也就不在乎形象。

“收网?日本最近好像没发生什么事情,硬打的话,咱们恐怕还是很难打赢本州岛。”宇智波鼬听到是正事,坐正了身子。

“上面的意思是九州和四国先打再说,反正隔着大海,怎么也不会输,消耗一批日本人是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