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评估(2 / 2)

爬升了1定高度之后,导引头启动,火箭开始略微转变姿态。

到距离地面1百1十公里高度时,发动机燃料耗尽停止工作,姿态控制发动机、导引头、弹头抛弃掉1级发动机后,改变姿态,凭借惯性向北冲去。

就像扔石头1样,在天空划出1道优美的弧线,快速靠近名古屋,这个过程中,导弹速度不断增加,没1会儿就突破了音障。

随着距离名古屋越来越近,导引头控制着姿态控制发动机,艰难的改变着弹头的飞行姿态,进而引导弹头能准确冲向名古屋。

最后5公里,导弹速度已经达到4马赫,每秒就得过去1公里多,5公里不过是3秒钟的事情,引信待机中。

3秒钟1眨眼就过去了,名古屋人只看到1个黑点冲向了城市,在城市上空1百来米的地方,突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boom……

为了达到核弹小型化,科学家们专门为导弹核弹头加装了1层中子层,以加强裂变反应。

即使如此,科学家们也预计,同样装药下,核弹头的威力约是空投核弹的40%多1点。

不过,科学家们这次显然错了。

这次核弹命中名古屋市中心南部3公里处,偏差目标3公里,误差超出科学家计算。

爆炸升起的蘑菇云比前面两颗还大,后来估计,当量在3万5千吨到4万吨梯恩梯之间。

波及范围比空投的两颗更大,杀伤效率更高,爆炸过后,名古屋南部出现了1个直径数百米的空窗区。

“侦测到爆炸产生的尘埃云,拍摄完毕,距离太远暂时不能确定是否命中。”

盘旋在上百公里外侦察机看到了爆炸产生的强光和蘑菇云,确定核弹头爆炸成功了。

唯1的问题是,他们不能确定爆炸具体是在那儿发生的。

“实验结束,电台已经损毁,粗略估计,1半的电子管损毁。”

“返航……”

…………

9月2十3日,第1批全套防辐射服的士兵开始进入大阪和京都外围,距离炸点十公里左右的位置。

这几天天气不错,没有降雨,辐射尘埃升上天空后,被吹散了,地上留下的辐射并不是很强烈。

至少在距离爆心十公里的位置,简单防护服就能免疫大多数空气中存在的辐射。

只是要注意佩戴呼吸器,不然万1将核辐射尘埃吸进了肺部,伤害就无法预计了。

“边缘地区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距离这么远都这样,中心地区的损伤应该是毁灭性的。”

“团长,边缘地区的探索已经基本结束了,伤者不少,但是死者并不是很多,是否向内探索。”

“不,不用了,内部探索有日本人去执行,我们主要是来熟悉流程,以及以防万1的。”

“报告,接触到来自熊本军第5第6旅团的士兵,他们的部队负责堵住北部的通道。”

“他们说,最近城中发生了瘟疫,让我们不要进去。”

“知道了,把情况汇报给师部,那几个人也带到师部去……”

……

粗略评估毁伤情况用了3天,只有简易防护设备的日本人不知道会损失多少,毕竟他们深入了辐射区。

“粗略估计,房屋毁坏2十余万所,其中爆心2点5公里以内的建筑物遭到彻底毁坏。”

“爆心市中心人群密集,但是尸体并没有多少,特别是爆心周围数百米,经判断,人类躯体已经汽化,或者被撕扯成为碎片。”

“粗略估计,直接伤亡在5十万至6十万人之间,直接死亡人数超过2十万人。”

“辐射病已经开始发作,爆炸中层的幸存者已经不断出现发烧、呕吐、溃烂、晕厥等症状,后续伤害还在持续。”

“不过由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浪过于强大,并没有让火灾蔓延起来,后续改进可以针对此进行研究……”

“经评估,大阪市区已经丧失了城市功能,如果能进行3到4次同样的轰炸,能彻底摧毁大阪这个城市。”

“京都的人员损伤、房屋倒塌情况,因为其城市规模较小,约只有大阪市的80%。”

“但是根据气象组预计,在东南风的影响下,攻击大阪产生的尘埃云将在京东西北侧下沉至地面,后续伤害将更强。”

“总的来说,此次攻击完全符合预期计划,同时也完美完成了空投核武器实验。”

秘书说完后,看向许孙明。

“名古屋的情况看了吗?听说爆炸威力不比京都小,有办法查证吗?”许孙明问道。

“根据烟柱对比来看,名古屋引爆的核武器,其威力比我们空投的两枚核武器的威力都要稍大。”

“核物理学院的科学家认为,可能是中子层发挥了作用。”

秘书点点头,这是尚未确定的。

“派人…派日本人去搜集现场情况,尽快确定,是否是中子层起了作用。”许孙明点了点头。

“查证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