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家的温馨(2 / 2)

当然,很多时候,韶宏伟是在放了学之后,还在院子里贪玩,几次呼唤未果,最后被母亲拎着耳朵牵进门的。

韶家晚饭和大多数的国人家庭一样,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无论是饭菜质量,还是仪式感,都在家庭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母亲张金花,在韶宏伟大二那年,从城关邮局下了岗。年过五十的她,除了偶尔出去打打家政零工,基本就在家里操练厨艺。

为的是给时常上城下乡的韶国权,和偶尔回家吃饭的韶宏伟的胃,留下足够强烈的美味记忆。

听父亲拉二胡,吃母亲做的清炖排骨,是韶宏伟自认的人生两大快事。

韶宏伟到了门前,掏出钥匙开门。

客厅里,椅子上正在微睁双目操琴弄弦的韶国权,见儿子进来了,并未停下乐曲。

而是将最后一个单元奏完,这才笑眯眯地看着站在门口静听的儿子,对厨房里的老伴大声说道:

“儿子回来了,开饭。”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张金花一听,忙探出头来道:

“老头子,你来端菜,我把青椒炒一下,菜就得了。”

韶宏伟换了拖鞋,进洗手间洗了手,也到厨房门口,探着脖子问道:

“妈,今天几个菜啊?”

“滋啦……”

张金花一扬手,将葱花丢进炒勺,又将砧板上的肉丝,用菜刀收进去,拾起木铲翻炒,这才头也不回地道:

“四个菜,猜猜都有什么?都是你爱吃的。”

韶宏伟在门外嗅了嗅鼻子,“嗯,有清炖排骨,还有糖醋鱼,加上肉丝炒青椒,剩下的就猜不到了。”

韶国权端着两盘菜出来,说道:“看,还有你爱吃的椒盐蘑菇。”

韶宏伟赶紧接过来,放在桌上。

四方形餐桌上,碗筷早已齐备。

中间还立了一瓶绿玻璃瓶的56度红星二锅头。

韶宏伟曾经给父亲拿回来一些高档白酒,但每次韶国权都说,他就喜欢这口,喝了几十年了,口味改不了。

韶宏伟把瓶盖启开,给父亲倒满三钱杯,自己也满了一杯。

布好筷子,又到厨房去招呼道:“妈,菜好了吗?”

张金花端着炒得的肉丝炒青椒,走出了厨房。

嘴里一边道:“你和你爸先吃,不用等我,我又不喝酒。”

韶宏伟一直等母亲坐到父亲旁边,将筷子递给她,这才坐下。

这个小细节,其实是韶宏伟从小被韶国权养成的习惯,一直到现在都丝毫未改。

自韶宏伟懂事起,韶国权就告诫他:

不管在哪里吃饭,大人没上桌,小孩子不能上桌。大人不动筷,小孩子也不能动筷。

遇到好吃的,只能吃自己那一边的,不能夹别人眼前的,更不能用筷子去翻动菜。

说这是他们老家自古以来的规矩,世世代代流传。

韶国权的老家在山东,齐鲁之地,礼仪之邦。

自小就深受传统文化熏陶,虽然来到东河省定居,但这些优良的品质,一直做为家风流传下来。

韶宏伟给母亲倒了一杯水。

韶国权举杯:“来,儿子。”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韶宏伟刚举起筷子,放在鞋柜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韶宏伟放下筷子,起身拿起手机。

手机上显示“孟可丽”三个字。

韶宏伟看了看父母,说了句:“我先接个电话。”

说着,向自己的卧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