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1 / 2)

第335章自此南北通渠

庆历六年十一月,朝廷征召了一些民夫,在京城郊南,修建了一些轨道。

等到十二月份的时候,轨道就已经修出了二十公里长。

汴梁就有个小型钢铁厂,现在正在疯狂供应铁轨,上万民民夫,于沿线不断铺设道路,一直向南延伸。

这条轨道在赵骏的设计当中,自然不是什么奇观,而是南北铁路的一部分。

之前说过,汴梁东西运河非常方便,唯独南北沟通却非常难受。

如果要走运河的话,就必须要绕一段远路从黄河渡口进入汴口才行。

所以赵骏就一直计划把南北打通,让河北、河南、南阳等地的经济连通起来。

但可惜的是受限于条件,他没办法挖一条运河。

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空间、地势等等因素。

虽然像元朝那样,强行挖一条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也不是不行。

“先把汴梁城市圈发展起来,再慢慢辐射到整个河北、河南的平原区。”

同时长江水运的一部分货物就不需要再从下游扬州入运河,再转道淮南、京东路,最后到汴梁来。

“至于之前老范说应该在陕西与河北分别修一条铁路,这样将来跟辽国西夏打仗的时候,就能迅速派兵进攻。”

而南方的话,可以先从汴梁修一条铁路,穿过河南、南阳盆地到荆湖北路的襄阳。

先把汴梁到南阳的铁路修好,之后再在河北、河南、山东、淮南等平原区修出密集的铁道网络。

“我不这么认为。”

可一来元朝把首都定在了北京,元朝统治阶级需要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来连通经济和政治中心。

可以说赵骏不仅仅是拥有后世的知识,这些地图,笔记本里存放的很多知识,都成为他的资本。

而大宋则不一样。

赵骏的意思很简单。

因此元朝只能花费巨大的代价修河渠。

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就尤为明显,气温嗖嗖地往下掉。政制院内的诸多宰相们一個个都穿上了厚实的棉大衣,听着赵骏讲解战略规划。

这地图可不是大宋的地图,而是赵骏从后世带来的地图,是地理书里的图册。

如此一来南阳盆地这个产煤、产铁的大矿区就能与汴梁连接在一起。

说句难听点的话。

此时外面下着大雨,十二月天气愈发寒冷,气候也经常古怪,有的时候晴朗几天,居然还很炎热。有的时候忽然一夜之间降温十几度,甚至还下起了冻雨和大雪。

“钢铁是工业的第一步,接着才能全国性地开始修铁路,造船厂,蒸汽轮船远航全世界。”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完全可以让辽国和西夏充当咱们的原材料提供国和商品倾销国,要是把他们灭了,我们上哪去搞材料和卖东西呢?”

他双手一摊,表示反对范仲淹先修河北与陕西铁路的提议。

因此赵骏其实根本没必要像元朝那样费时费力费财地挖河流。

“因为说句难听点的话,现在我们要想消灭西夏和辽国很难吗?一点都不难。”

它们不是白被烧,如今已经成为了赵骏的政治筹码。

“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产煤和产铁的重要区域,比如河南平顶山就是产煤大市,南阳盆地煤矿和铁矿资源极为丰富。河北就不用多说,后世我国第一大钢铁产区。”

工业化发展之后,各地钢铁、纺织行业将大大发展。

“汴梁作为天下中枢,自然是首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圈,就像英国伦敦一样。”

一番操作之后,不仅从四川、湖南、广东等地的货物将大大减少运输的时间,同时也让河北与汴梁的联系更加紧密。

就算赵祯今天暴毙了,九岁的赵昉登基上位,被奸人蒙蔽,说要把赵骏拉出去砍了,政制院这些人都得联手把赵昉废掉,换皇次子赵昕上来。

另外就是如今的大宋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级阶段,即将正式迈入工业化。

如此就能全国性的铁路大发展,大宋国力就真正开始扶摇直上了。

十二月中旬,距离船队归来接近大半个月后,政制院内,赵骏正在会议室的桌案上的地图进行绘画标记。

“所以至少目前我认为应该先发展经济为主,把大宋的国力再提升一个档次。这样消灭西夏和辽国就更有把握,火车修建之后,也更利于我们控制遥远地区。”

赵骏摇摇头道:“难的是打下来怎么治理,即便是把辽国和西夏消灭,这些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就会服我们?会融入我们?我看没那么简单,融入进来,也得很多年。”

完全可以从武汉转道汉水,在襄阳卸货,转火车一路运到汴梁去。

二来元朝依旧是古代封建王朝,唯一的沟通南北方式也就只有运河。

汴梁往北修到黄河白马渡口,这样就把河北的运河连通,以后河北就不需要再逆流黄河上游,转道汴河。

虽然地理书被赵骏给烧了,不过图片却被他用笔记本电脑保存了起来,之后又经过他的绘画重新出现。

之后再向陕西、山西、江浙、广东、湖南、福建、四川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扩展。

有了这些东西,赵骏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最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赵骏认为应该运河加铁路两管齐下,同时进行。

又恰好蒸汽火车完善,橡胶成为了这个布局的最后一环。

大宋首都在汴梁,燕云之地甚至都不是国土,连通南北无需直接修河到北京去,只要连通河北就行。

至于灭辽国和西夏,也许就是以后顺便的事情,但现在赵骏表示可以先不灭。

灭了的话大宋还得消化,还得拿钱治理。

还不如让辽国和西夏先充当大宋的原材料生产国跟商品倾销国,以此做到利益最大化。

毕竟到赵骏这个位置,就必须要考虑国家的利益至上。如果像元朝那样只打不治,最后也无非就是个短命的大王朝而已。

“这一点老夫倒是赞同,反正到了老夫这个年纪,估计也看不到将来覆灭辽国和西夏的场景,还不如迟些。”

吕夷简说道:“只是依汉龙之见,我们多久才能建设好国家,对外正式出兵宣战?”

他们也很好奇,谁又想等太久呢?

“不会太久。”

赵骏笑道:“年关到了,依照惯例,各国都要遣使来大宋见礼,当我们展示火车的时候,未来三到五年,就是辽国和西夏被一顿胖揍的时候。”

“这”

众人惊讶。

王曾和晏殊若有所思。

李迪和张士逊年纪大了,反应不过来。

张士逊纳闷道:“为何?”

“因为那样只会让辽国和西夏看到他们与大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再不想办法,就将彻底灭亡,所以他们在未来三五年内,必须要有所动作。”

赵骏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管他们有任何动作,大宋都可以拿来当借口出兵,到时候他们想存活下去都难,只是要看那时我大宋要不要灭亡他们。”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