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第955章 杨善的质问(1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084 字 2个月前

第955章 杨善的质问

宣府临时行宫门前,一群文武官员全都聚集在这里,一个个满脸焦急的等待着宫中的消息。

当张辅与邝埜来到这里时,这些官员立刻全都围上来行礼。

“宫中怎么样,还是没有消息传出来吗?”

邝埜立刻向这些官员打听道。

“没有啊,我们也都等得十分着急,毕竟瓦剌骑兵眼看着就要杀到宣府,咱们是走是留,越早做决定越好啊!”

恭顺伯吴克忠第一个焦急的回答道。

却没想到后来情况却发生了一些变化,杨善最先发现,大汉似乎有意拖延时间,比如四处安排他们使团到大汉各地参观,或者在谈判时故意拖延时间,结果他们在大汉一呆几个月,就是没办法离开。

最后杨善甚至直接向大汉提出,自己要回大汉,结果却被大汉扣押下来,直到前段时间,杨善才忽然被大汉的官员带上船,然后送到了南洋见到了朱瞻壑。

看到王振,门外等候的文武百官也都纷纷行礼,虽然许多官员对王振颇为不满,但没办法,对方现在权势滔天,他们也不得不低头,否则很可能会引来灭门之祸。

朱瞻壑看着满脸惊惧的杨善,却神情自若的反问道。

薛绶是蒙古人,但从他父亲那一辈起,就早早的投靠了大明,并且因战功封爵,薛绶在军中也以勇武著称,就连张辅也对他评价颇高。

于是王振冷哼一声,再次怒声道:“这是陛下的旨意,尔等难道是想违抗圣旨吗?”

杨善知道再往前就是天津港,这让他心中也生出一个十分荒唐的念头,但却又不敢相信,所以才会向朱瞻壑询问。

王振一顶大帽子扣下来,立刻让反对的文武百官全都闭上了嘴,张辅和邝埜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满是绝望。

随着王振的一声令下,刚刚抵达宣府的二十万大军,就再次急匆匆的收拾行装,然后离开了宣府,一路向东方的居庸关前进。

“陛……陛下您……您是想效仿您的父亲,从天津奇袭京城,谋夺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吗?”

这个发现也让杨善魂飞魄散,有心想见朱瞻壑问个清楚,可对方却根本不见他,只是安排他住到一条战舰上,平时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其实就是把他软禁了。

吴克忠和薛绶的话,也让周围的大臣纷纷赞同,甚至就连不懂军事的文臣,也都觉得现在的情况还是留在宣府更安全,毕竟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军中的情况糟糕之极,根本不适合再与瓦剌人正面交战。

张辅和邝埜听到这些大臣们的表态,彼此对视一眼却都没有说什么,因为他们都知道,朱祁镇很可能不会同意留下,反而会催促大军继续撤退。

大明使节杨善看着周围杀气腾腾的大汉战舰,声音也不禁带上几分颤抖的问道。

有人带头,其它官员也都纷纷表态,希望可以留在宣府,因为这件事不但关系到朱祁镇自己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军中所有人的安全,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这时候也应该劝说朱祁镇留在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