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局势变化(1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137 字 4个月前

第372章 局势变化

画出横斜吟里肠,孤山风月在扶桑。

先生可毁千秋誉,犹有梅花渡海香。

一休和尚指着一幅梅花图,证据轻缓的咏出一首《画梅》诗。

朱瞻壑不懂诗词,但也能听出这首诗是以梅咏志,不但在诗中表明自己的出身,而且还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可以说极为巧妙。

“好!好诗!”

朱高炽听后也大为赞叹道,这首诗虽然不能说是传世之作,但也在水准之上,更难能可贵的是,竟然出自一个日本僧人之手,这让他对这个一休和尚也大为赞叹。

随后朱高炽请一休坐下,三人边品茶边聊天。

一休这才发现,这位大明太子虽然体型胖大,但却极有才学,对诗词歌赋都有很深的造诣,这让他也更加敬畏。

一直聊到天色将晚,朱瞻壑和一休这才告辞离开。

回去的路上,朱瞻壑向一休问道:“你最近有没有什么打算?”

“有,我打算先去临济院,参拜一下祖师,然后再去少林祖庭拜访!”

一休神情坚定的道。

一休属于临济宗的传人,临济宗是禅宗五大流派之一,始于临济义玄大师,他在河北正定建有临济院,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因此被称为临济宗。

而禅宗的祖庭则在河南少林寺,始于达摩祖师,因此一休打算先去临济院,然后再渡过黄河,去少林参拜。

“好吧,我会帮你安排一下的,走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给你送行。”

朱瞻壑知道一休向佛之心十分坚定,于是也没有多说,而是答应给对方提供必要的帮助。

比如一休需要换取大明僧人的度牒,否则他根本不算是合法的僧人,也根本无法在大明境内自由活动。

“谢世子!”

一休诚恳的道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朱高炽竟然多次召一休进宫聊天,顺便还从一休那里,了解了许多关于日本的风土人情。

朱瞻壑也帮一休办理了度牒,朱高炽得到一休要去拜访禅宗祖庭,也同样提供了不少帮助。

也就在科举的前两天,一休向朱瞻壑告别,独自一人离开了京城。

“瞻壑,伱的这个办法靠谱吗?”

张忠这天找到朱瞻壑,有些担心的问道。

科举要开始了,招募读书人去天竺的计划,也要准备实施了,只是张忠对这件事还是有点不放心。

“靠不靠谱,总得试一试,而且就算举人中愿意去天竺的人不多,但还有那么多秀才、童生,另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小吏,总能凑够去天竺的人!”

朱瞻壑却笑呵呵的回答道。

为了招募读书人去天竺,他还特意查了一下资料,比如大明每次各省的院试,一般会录取数万名秀才,而秀才的录取率并不高,甚至还不到十分之一。

换句话说,大明最少有几十万到上百万读书人,这么多人中,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人的愿意去天竺,那也有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