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白莲教徒(1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070 字 4个月前

第435章 白莲教徒

白莲教起于南宋,是一种扎根于民间底层的宗教组织。

元朝时因为权贵对百姓们极为苛刻,百姓为了与权贵对抗,纷纷抱团取暖,于是白莲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元末红巾起义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人,全都是白莲教徒。

白莲教的信奉很杂,但主要信奉有明王和弥勒,其中韩山童就自封为明王,据说后来朱元璋立国号时,也受白莲教影响,这才立国号为大明。

等到朱元璋坐稳江山后,却立刻禁止白莲教传教,甚至还对白莲教徒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毕竟对于朝廷来说,白莲教绝对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不过白莲教的生命力却极其顽强,哪怕明朝对它百般打压,但白莲教依然扎根于民间,拥有大批的信徒,这主要是因为白莲教的教义简单,而且教徒彼此抱团,可以对抗外界的风险,因此哪怕官方禁止,民间依然有不少人加入白莲教。

特别是每到灾荒年间,白莲教更是迅速发展,比如这些年山东的天灾人祸不断,于是山东一带的白莲教徒迅速扩张,光是唐赛儿手下的教徒,就有数万之众。

要知道唐赛儿只是白莲教的其中一支,类似她的还有十几支。

吴山娘就是白莲教徒,天黑之后,她安置四个孩子睡下,并且叮嘱大儿子照顾弟弟妹妹,这才起身出了营房。

吴山娘的老家遭了水灾,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一家人只能外出逃难,路上她丈夫把最后一块干粮留给才五岁的小女儿,自己活活饿死在路上。

对此吴山娘虽然悲痛欲绝,但看着四个孩子,她还是擦干眼泪,带着孩子逃难来到青州,终于在这里吃上了救命饭,并且还被安排到军营里居住,一家人总算是活下来了。

想到死在路上的丈夫,吴山娘也不禁叹了口气,怪只怪丈夫命不好,如果他再坚持两天,路上就能遇到白莲教的教友,她也是在教友的帮助下,才能带着孩子来到青州,否则他们一家孤儿寡母的,恐怕早就饿死在路上了。

出了营房,吴山娘把门关好,顺便捡了块黄土,将门上的莲花标志描了几下,这样别人就知道家里是白莲教的人,就算是有手脚不干净的人,也绝不敢进门。

“山娘,一块走吧!”

这时旁边的营房也有人走出来,立刻向吴山娘打招呼道。

吴山娘答应一声,与邻居一起来到营房中间的一座大厅,这里是他们这些白莲教徒烧香诵偈的地方,这也是白莲教徒的习俗,一般只在晚上进行。

厅中烧着烛火,正中供奉着一张弥勒图,教徒们进来之后,自觉去取香,然后上前恭敬的上香,旁边有身穿白衣的教徒引导。

吴山娘上过香后,就在大厅中找位置坐下,周围都是和她一样的教徒。

对于现在的日子,吴山娘他们也都十分的感恩,不仅仅是感谢弥勒保佑,更感谢佛母派人带他们来青州,另外还有那位放粮赈灾的大贵人,据说是王爷的儿子,这让不少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官府中也有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