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儒报(中)(2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107 字 4个月前

“世子您咋就一点也不着急啊,儒报才第一天就卖出这么多,说不定过几天就能超过咱们了!”

马安看朱瞻壑的反应如此冷淡,也不禁着急的问道。

“我问你,咱们新闻报的销量今天受影响了吗?”

朱瞻壑却淡定的反问道。

“这个……”

马安一愣,随后回想了一下这才回答道。

“虽然今天的销量还没有出来,但据我的观察,喜欢看报的人在买了儒报后,也会买一份咱们的新闻报,如果都是如此,那咱们的销量好像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那就是了,儒报的受众面太小,他们从一开始,就只面向那些读书人,最少也是童生以上的读书人,相比之下,咱们的新闻报要求很低,只要能认识字,就能读懂我们的新闻,所以他们的销量注定是不可能超过咱们的!”

朱瞻壑拍了拍马安的肩膀道。

他从一开始,就没把儒报放在眼里,特别是在看到夏元吉和卢修这些人招收的人后,更是坚定了他的看法。

这些人做的根本不是报纸,而是类似于文学报刊,后世已经普及教育的情况下,文学报刊都是半死不活,更别说大明这个时代,读书人只占了极少数,所以儒报就算能活下来,也只会沦为小众报纸。

“有道理啊,还是世子您看得长远,小人佩服!”

马安这时也终于反应过来,这段时间他一直担心儒报超过新闻报,也多次找朱瞻壑诉苦,现在总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

“明白就好,你记住,咱们的报纸叫新闻报,最重要的就是各种新闻,至于报纸上的文章,那只是新闻的载体,本身并不重要。”

朱瞻壑再次叮嘱道。

后世写新闻的记者,一般都只要求快,特别是时事新闻,快就是一切,因此对于文章的文采之类的根本不在乎,只要不出现错别字就行。

相比之下,儒报注重的却是文章本身,这在朱瞻壑看来,已经是舍本逐末,也许刚开始靠着夏元吉等人的名望,可以打开一定的局面,但发展的前景却并不大。

另外就算儒报真的能打开局面,甚至超过新闻报的销量,朱瞻壑也同样乐见其成。

报纸是个新生事物,代表着媒体行业的崛起,它的出现,将加快信息的流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甚至还能在一定范围内,对那些权贵和官员为代表的强势群体,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另外报纸是个新生事物,容易遭到传统社会的排斥,朱瞻壑为什么不愿意在报纸上刊登政治方面的文章,就是怕引起朱棣的反感。

现在多了儒报,日后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报纸,可以帮新闻报分担更多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