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再次北征(1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103 字 4个月前

第526章 再次北征

送走了张忠的船队后,朱瞻壑带着李齐等人回到京城,朱棣这边也已经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再次北征草原。

瓦剌的脱欢一直在向东扩张,取代阿鲁台的阿岱汗,却无法抵挡瓦剌的兵锋,几次交战都被脱欢杀的大败,导致鞑靼的势力范围一缩再缩。

如果大明再不出兵,就要坐视瓦剌统一草原,这是朱棣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了,朱棣的再次出兵,依然遭到了夏元吉等人的强烈反对,最后把朱棣气的,差点下旨把夏元吉抓起来,幸亏朱瞻壑及时回来,这才劝住了朱棣。

不过无论夏元吉他们再怎么反对,也无法阻挡朱棣出兵的决心,不仅仅是因为朱棣的强硬,最重要的还是朱棣手中有钱。

以前朱棣发动北征,两大财源是发行宝钞与郑和下西洋,后来下西洋不赚钱了,但朱瞻壑却又促成开海,各地海关每年收到的税收都是个天文数字。

另外朱棣自己也组建船队,参与到海贸之中,以皇家的身份出海做生意,比那些普通的商人强太多了,每年的收益也同样不在少数。

这些钱足够满足朱棣出兵的花费,再加上朱棣手握军政大权,内阁只能听命于他,根本无法制衡他手中的皇权,所以当他做出北征的决定时,就注定了无人可以阻挡。

于是就在这一天的早晨,朱棣再度率领大军出生,命朱高炽监国,夏元吉等人辅佐,随后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京城。

朱瞻壑和朱勇也在军中,不过朱勇做为先锋,率领着一军在前军开路,朱瞻壑则陪着朱棣身边,所以两人其实很难在军中碰面。

不过在出征的前一天,朱勇来找朱瞻壑,向他询问关于这次北征的看法。

朱瞻壑在犹豫了片刻后,十分坦诚的告诉朱勇,他并不看好这次北征,只要脱欢不傻,他就不可能与大明硬碰硬。

在原来的历史上,朱棣最后三次北征,几乎都是为了攻打阿鲁台,而阿鲁台也十分狡猾,只要听到大明的军队来了,立刻就逃跑,最远甚至跑到漠北,让大明的军队根本没办法追击。

现在阿鲁台死了,战胜他的脱欢更年轻,同时也更加的狡猾,所以在朱瞻壑看来,他肯定也会和阿鲁台选择一样的战略,打不过就逃,反正草原那么大,大明的军队无法在草原上久留,迟早都会退回去。

不过就算朱瞻壑预料到这次北征不会有太好的战果,他也并没有劝阻朱棣,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朱棣铁了心要在死前多消耗一些草原上的有生力量,所以他也劝不动。

另一方面,朱棣北征就算找不到脱欢的主力,也可以极大的打击脱欢的声望,甚至因此打断脱欢崛起的过程,毕竟他逃了,之前投靠给他的部落却不可能全都跟着逃,到时这些部落为了避免大明的报复,只能切割与脱欢的联系。

在原来的历史上,阿鲁台就是被朱棣用这种方法,生生的磨掉了鞑靼崛起的势头,最后朱棣虽然死在北征的路上,但阿鲁台却在几年后,被脱欢一举消灭。

天色将晚,大军在塞外的一片平地安营扎寨,帅帐之中,朱瞻壑亲手举着蜡烛,朱棣在烛光下仔细打量着桌子上的地图,将今天的行军,以及斥候打探到的消息标注到地图上。

“瞻壑,据草原上传来的消息,瓦剌的主力为了追击鞑靼残部,驻扎在杀胡原一带,只要我们能够在他们察觉之前,以兵力拖住他们的主力,此一战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朱棣伸手一指地图上杀胡原的位置说道,脸上也满是踌躇满志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