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第952章 太监喜宁(1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093 字 2个月前

第952章 太监喜宁

朱祁镇御驾亲征,刚到大同就准备撤军,虽然几乎所有大臣都反对,但无奈现在大权把持在王振手中,而王振却极力支持朱祁镇的决定。

因此仅仅休整了两天后,大军就再次开拔,离开大同后向东南而行,准备经过蔚州后穿过紫荆关,只要一到关内,大军就算安全了,瓦剌骑兵不可能飞过长城拦截他们。

不过王振现在却十分苦恼,朱祁镇因为出征无功,现在也是意兴阑珊,根本不打算在蔚州停留,这让王振想要锦衣还乡,在父老乡亲面前捞回面子的想法泡了汤,为此王振这两天也一直在考虑,该怎么让朱祁镇在蔚州多停留几天?

这天晚上,大军在路上扎营休息,从大同离开时,二十万大军总算是带上了足够的帐篷和干粮,但也让大同的粮食物资消耗大半。

王振让人给朱祁镇准备了一桌喜爱的饭菜,然后亲自送到对方的帐篷中,一边伺候朱祁镇用膳,一边试探对方态度。

结果王振失望的发现,朱祁镇依然是兴致不高,甚至对喜爱的饭菜也没吃上几口,所以王振十分明智的闭上嘴,对蔚州的事也没有再提。

服侍朱祁镇睡下后,王振这才出了帐篷,正准备回自己的帐篷休息时,却只见一个熟人迎面走了过来。

“王公公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咱们这二十万大军粮草不足,之前来的路上,每到一处就要四处征粮,沿途的州县被搜刮一空,现在虽然军中带了些干粮,可到了蔚州之后,同样也要征集粮草。”

“大军中途转向,王公公您可怎么向陛下交待?”

想想二十万饿兵过境后的惨状,恐怕王振会被所有的父老乡亲给骂死,虽然王振没有儿子,但他却有兄弟、侄子,现在这些亲人凭自己的关系显赫一时,但等他不在了,恐怕他们王家会被愤怒的乡亲撕成碎片。

“当然不能回大同,但完全可以转个弯,走宣府那条线,反正来的时候也是走那条线,道路情况更加熟悉,比走蔚州强多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

“喜公公,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有什么话还是直接说吧,否则本公公可是要回去休息了!”

只见来人三十多岁,圆脸长眼一脸的笑容,看起来像个笑面虎似的,此人正是掌管着御马监的喜宁,也是宫中地位仅次于王振的大太监。

“原来是喜公公,这么晚了你还不睡,难道是想亲自给陛下站岗吗?”

“王公公,这可不行吧,毕竟咱们都已经离开大同走了好几十里了,总不能再转头回去吧?”

“王公公说笑了,在下前来,其实是特意找你的!”

王振看到喜宁也不阴不阳的回答道。

“找我?”

果然,喜宁见王振不上套,也不再绕弯子,接着笑道:“王公公果然是聪明人,那我就实话实说吧,以我之见,王公公您带大军经蔚州回京,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王振听到这里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终于明白喜宁的意思了。

“陛下早就将行军事宜全权交由我来处置,走哪条路线自然也由我来决定,谁敢反对?”

古语有云: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大明现在军纪可不怎么样,特别是将士们饿着肚子,更顾不得什么军纪,之前沿途就发生不少军队抢掠地方的事情,现在王振带着二十万饿兵到蔚州,恐怕会把蔚州祸害得民怨沸腾。

只见喜宁呵呵一笑再次道。